贏佳咨詢||2020中國未來校園創新峰會

2020中國未來校園創新峰會

2020年10月29-30日 / 中國 上海

 隨著亞太國際學校市場的持續增長,中國已成為亞太區增長速度快、規模大的國際學校市場。經濟水平依舊是推動國際學校發展的主要核心動力,尤其是中產家庭數量的增加,整個市場容量也在增加。國際學校的建造和運營正變得日益復雜。近三年,投資國際化K12一貫制學校最具吸引力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并逐漸開始向二三線城市滲透。如何建設校園管理監管平臺,構建校園安全保障體系,引進新技術工藝、綠色材料及多媒體教學設備,打造一個適合學生多元自主發展的未來校園成為發展之重。

現場直擊 

 圖片38.jpg

嘉賓風采







茶歇交流




展會總結
贏佳集團此次參加大會,總結出來我們對未來智慧校園希望能夠有五種不同的學習模式。

1、未來校園應該是終身學習的地方。

學校不再僅僅是學生學的地方,也應該是教師學習的地方。師生同處一個物理空間,相互感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探討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其實學生的技術運用水平要比教師高,我們的教師應該很快地去適應未來學校和未來教育的模式。

 

2、未來校園應該是混合學習的地方。

比如既有標準化的課堂教學,又有線上的智能教學以及有個性化的輔導?;旌鲜綄W習可以發揮線上線下學習的不同優勢,將線上線下教學時間進行整合。未來要去打破原有的秧田式的教室,還有機械的課堂時間。

 

 3、未來的校園更重視體驗,尊重學生的生命、生活和生長。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未來的生活應該是體驗學習的地方,我們越來越尊重學生真實的體驗,讓我們的學習跟世界進行連接,我們通過真實的情境來迎接真實的挑戰。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可以推進跨地域的教育場域,通過5G連接中國的校園和外國的校園,讓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

 

4、未來校園是學會學習的地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四個“學會”,學校應該是一個更會學習的地方,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大量課程,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選擇,選擇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中國正在推進的高考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在這里面選擇學習方式和習慣,直到最后能夠選擇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學生需要反思、需要選擇、需要規劃,這樣才能找到更加適合的學習方式。我們要思考,在未來的北京一零一中校園里怎么樣讓學生成為校園真正意義上的主人,讓學習成為每個孩子自己自覺的事情。

 

5、未來的學校也是創造和分享的地方。

現在回看我們的課堂,創造和分享的時間比較少,我們特別需要改變現狀。

基于此,教師這個職業將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未來教師將成為學習數據的洞察者、學生學習的教練、學習共同體的組織者、學習活動的服務官、學習環境的設計師。教師有多少時間創造,學生就有多少創造空間。